当前位置:首页 > 访谈 > 从到Ae的史借贷江湖架构进化

从到Ae的史借贷江湖架构进化

2025-10-05 13:43:42 [访谈] 来源:链财多维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见证了DeFi借贷协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说实话,2019年第一次接触MakerDAO时,我就被这种全新的金融范式震撼到了——原来贷款可以这么玩!

DeFi借贷的基本法则

如果你问我DeFi借贷最核心的特点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超额抵押。这就像你去典当行,但规矩更加严格——想要借100块,至少得押150块的资产。记得去年有位朋友在Aave上借贷时,就因为ETH价格突然下跌差点被清算,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这些协议通常包含几个关键模块:存放资产的"保险柜"记账系统(这可比传统账本复杂多了)利率计算器风险监控员(24小时盯着抵押率)清算程序(相当于金融界的"断头台")用户操作界面

老牌劲旅MakerDAO

MakerDAO就像DeFi界的诺基亚,虽然操作有点反人类,但绝对可靠。我记得2019年第一次用它,光gas费就花了30多刀,心疼得要命。但不得不说,它的模块化设计确实巧妙:每种抵押品都有自己的专属合约(就像不同保险箱)Vat.sol合约就是个超级账本预言机定期更新价格

虽然用户体验差强人意,但近50亿美元的TVL和零重大安全事故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

新锐势力Yield和Compound

Yield v2明显吸取了MakerDAO的教训,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优化用户体验。我个人特别喜欢它的"大锅"(Cauldron)设计,把记账、风控都集成到一个合约里。而它的"勺子"(Ladle)合约,简直就是一键操作的典范。

Compound的发展历程特别有意思,简直就是DeFi演变的缩影:v1版本简单粗暴,所有功能塞进一个合约v2引爆了流动性挖矿热潮(还记得2020年疯狂挖矿的日子吗?)v3又回归保守,每个资产单独隔离,安全第一

Aave的华丽转身

Aave的前身ETHLend采用的是P2P模式,说实话用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换成资金池模式后,立即焕发新生。v2版本的aToken设计简直绝妙,让借贷头寸变成了可以自由交易的资产。去年有个项目方朋友就靠质押aToken又借出了一大笔资金,解决了流动性危机。

Euler的激进实验

Euler的设计最大胆,把全部家当都放在一个"保险柜"里。虽然最终因为漏洞被黑,但这种"钻石模式"确实提供了新思路。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gas优化的同时,安全性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

写在最后

看着这些协议不断进化,就像见证金融史的重演。从MakerDAO的保守,到Compound的创新,再到Aave的优雅,每条路径都值得深思。现在L2网络逐渐成熟,gas成本不再是瓶颈,未来的借贷协议又会如何演变呢?

给开发者的建议:多研究历史,MakerDAO教会我们安全至上,Compound展示可组合性的力量,Aave证明用户体验的价值。在架构设计时,要像搭积木一样,把资产存储、记账系统、风控模块合理安排。记住,最好的创新往往来自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责任编辑:法规)

推荐文章
  •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得说,场外交易(OTC)确实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它可以带你快速到达目的地,但也可能随时把你甩下马背。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最后摔得鼻青脸肿。迷雾重重的价格游戏记得去年帮朋友处理一笔加密货币OTC交易时,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买卖双方各执一词,报价相差20%,就像两个蒙着眼睛的人在讨价还价。这种信息不对称在OTC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 ...[详细]
  • 科技风云录:OpenAI宫斗剧与加密世界新动态

    科技风云录:OpenAI宫斗剧与加密世界新动态 这周科技圈最劲爆的消息,莫过于OpenAI那场堪比宫斗剧的CEO更迭大戏。Sam Altman这位AI界的风云人物虽然被董事会"扫地出门",但戏剧性的是,关于他重返OpenAI的谈判正在进行中。有意思的是,在被罢免期间,Altman依然稳坐Worldcoin背后公司Tools for Humanity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宝座,看来这位科技大佬的布局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泛。交易所硬刚黑客事件在加密世界... ...[详细]
  • 数字资产狂飙时代:一场席卷全球的财富革命

    数字资产狂飙时代:一场席卷全球的财富革命 谁能想到,曾经被视为"泡沫"的数字货币如今正在上演惊天逆转?比特币和以太坊今年的表现简直是把黄金按在地上摩擦,这不禁让人感叹:时代真的变了。全球疯狂涌入的数字资产盛宴最近跟几位圈内老友喝酒时聊到,现在连华尔街的大佬们都在偷偷配置比特币。有个做对冲基金的朋友说:"以前客户问数字资产我都避而不谈,现在不聊这个反而显得不专业了。"这让我想起19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的场景——质疑声不断,但先知先觉者早已... ...[详细]
  • 当你在币圈暴富后:一个亿的甜蜜烦恼与变现之道

    当你在币圈暴富后:一个亿的甜蜜烦恼与变现之道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深夜盯着手机屏幕的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加密资产账户余额显示着令人眩晕的数字 - 整整一个亿。激动得差点摔了手机后,你开始盘算着怎么花这笔钱:豪宅、跑车、环球旅行...但很快你就会意识到,最棘手的不是怎么花钱,而是怎么把这笔钱安全地装进自己的口袋。全球加密政策:冰火两重天的现实说实话,世界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比六月的天气还善变。萨尔瓦多直接把比特币当法定货币用,走在街上就能用比... ...[详细]
  • Web3.0日报:SBF审判倒计时,加密行业迎来关键十月

    Web3.0日报:SBF审判倒计时,加密行业迎来关键十月 今天我们来看看加密世界又有哪些新动态。市场数据就像加密行业的"晴雨表",DeFi总市值目前维持在435.88亿美元的水平,虽然比起牛市高峰有所回落,但这恰恰说明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的调整阶段。SBF案件最新进展:法庭大戏即将上演备受瞩目的SBF案终于有了新消息!纽约南区法院的文件显示,这场世纪审判很可能在10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说实话,这个日期安排还挺有意思的,正好赶在10月初,不知道是不是想让证人们... ...[详细]
  • Ilya的AGI帝国:OpenAI权力更迭背后的深层博弈

    Ilya的AGI帝国:OpenAI权力更迭背后的深层博弈 说实话,在OpenAI这场戏剧性的高层变动中,太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萨姆·奥尔特曼这个明星CEO身上了。但我想说句大实话:真正撑起OpenAI技术脊梁的,是那个在镜头前总是低调谦逊的Ilya Sutskever。这位来自加拿大的AI天才,作为深度学习教父杰夫·辛顿最得意的门生,才是OpenAI真正的技术灵魂。让我们看看这场权力游戏的几个关键角色:萨姆是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好手,格雷格是优秀的产品专家,但... ...[详细]
  • 币圈老司机教你玩转暴涨暴跌行情

    币圈老司机教你玩转暴涨暴跌行情 说真的,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算是看透了。行情就像过山车,上蹿下跳的,但恰恰是这种剧烈波动才藏着真金白银。每次看到新手一涨就追高,一跌就割肉,我都忍不住摇头——这不就是来送钱的吗?现货与合约的黄金法则我常跟学员说,现货和合约得区别对待。玩现货就像种树,得耐心等它长大。还记得今年上半年19800和最近的25000这两个点位吗?那都是我们提前布局、守株待兔的成果。而合约更像是打游击,得在箱... ...[详细]
  • 这个项目太疯狂了!Cetus Protocol撒钱模式开启

    这个项目太疯狂了!Cetus Protocol撒钱模式开启 作为一名在币圈混迹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Cetus Protocol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最近在各个社群刷屏的"红包雨"简直不要太火爆,这项目方出手阔绰的程度让我这个见惯市面的老玩家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记得上周在官方电报群里,只要简单提交个UID就能拿到92枚Ceuts代币。换算成美元差不多7U左右,够我在楼下茶餐厅吃顿不错的猪脚饭了。身边参与的朋友几乎都领到了,听项目方公布的数据,光第一阶... ...[详细]
  • 比特币投资捷报:我们又一次抓住了市场脉搏

    比特币投资捷报:我们又一次抓住了市场脉搏 太棒了!这次比特币行情简直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我们布局的多单策略完美奏效。看着账户里增加的这350个点收益,换算成美元就是3000多美金的实打实利润,这种感觉真是让人兴奋不已。说实话,最近的行情确实给力,就像去年11月那波行情重现。但你知道吗?再好的行情,如果操作不当也容易亏钱。我昨天就遇到一个朋友,明明看对了方向,却因为仓位控制不好,最后反倒亏了钱。这让我特别感慨:投资真的不能只靠运气。看着今天... ...[详细]
  • 探秘利伯兰:一个充满争议的加密货币乌托邦实验

    探秘利伯兰:一个充满争议的加密货币乌托邦实验 那晚的记忆至今仍让我脊背发凉。当我们从停靠在欧盟边境的船屋"自由号"上下来时,两束刺眼的警车灯光突然打在我们脸上,黑暗中我们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船上有多少人?"克罗地亚警察牵着一条凶猛的警犬向我们走来。我的路透社同事机智地回答:"说实话我也记不清了。"谢天谢地,他们最终放过了我们。但这只是我们冒险的开始——我们要在泥泞的森林小路上摸黑前行,追赶可能已经离开的"总统"车队。几米之外,就是那个充满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