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业2易生元从交态演区块链行进到

  发布时间:2025-10-05 22:29:1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大半,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禁感慨这一年的一级市场虽然热闹依旧,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项目实在不多。估值泡沫依然存在,但今天我想换个角度,从基础设施赛道的发展脉络来聊聊我的观察与思考。交易生态的进化之路验证者市场格局变化现在的以太坊质押市场就像一场精彩的博弈游戏,各种角色竞相登场。从独立质押者到质押服务商,再到交易所质押和流动性质押,每个参与者都在寻找自... 。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大半,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禁感慨这一年的一级市场虽然热闹依旧,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项目实在不多。估值泡沫依然存在,但今天我想换个角度,从基础设施赛道的发展脉络来聊聊我的观察与思考。

交易生态的进化之路

验证者市场格局变化

现在的以太坊质押市场就像一场精彩的博弈游戏,各种角色竞相登场。从独立质押者到质押服务商,再到交易所质押和流动性质押,每个参与者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有趣的是,22%的质押率在我看来还远未到天花板,未来12-24个月内至少还有15%的增长空间。这部分增量很可能会来自传统机构的配置需求,就像当年的黄金ETF一样逐步被机构接受。

最近Kraken在美国的遭遇让我深刻认识到,合规性正在成为这个赛道的分水岭。现在很多项目都在把目光转向亚太和中东地区,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情景。在服务商层面,托管方与钱包的合作关系特别值得玩味——昔日竞争对手如今也能为了利益握手言和,典型的"打不过就加入"。

区块构建者的生存法则

Builder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简直就是区块链世界的"中间商"。他们从验证者那里"批发"区块空间,再"零售"给MEV搜索者。这个生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核心就两点:订单流获取能力和基础设施实力。

我见过太多Builder失败案例,归根结底都是缺订单流。就像开餐厅没有客源,再好的厨师也白搭。而基础设施比拼更是毫秒级的战争,一个slot12秒内可能要更新上百次出价。最残酷的是,这已经是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头部四家占据了85%的份额,小玩家连汤都喝不上。

用户端的革命性变化

OFA(订单流拍卖)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想象一下,你在Uniswap上做笔交易,不仅不被MEV攻击,还能拿回扣,简直是双赢。像MEV Blocker已经帮用户省下443个ETH,虽然Blocknative指出可能存在滑点问题,但方向是对的。

而Intent(意图)的兴起更是颠覆性的。传统交易就像你亲自下厨,从买菜到烹饪都要操心;Intent则像点外卖,只说"我要人均500的法餐",剩下的交给专业的人。这种范式转变正在重塑整个交易体验,虽然现在谈"意图为中心"还为时尚早,但我敢打赌这会是下个重要投资方向。

Rollup时代的来临

记得2020年Vitalik提出Rollup-centric路线图时,很多人还持怀疑态度。三年过去,这个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以太坊正在蜕变成一个专注于安全和结算的基础层,把执行的包袱甩给Rollup。这让我想起了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从单机到分布式,再到如今的云原生。

模块化的必然选择

模块化就像乐高积木,每个组件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汽车工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各自独立又完美协同。在区块链领域,RaaS(Rollup即服务)让发链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而Restaking则巧妙复用现有质押资源,这种设计智慧令人叹服。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工具再先进也需应用来支撑价值。就像Substrate早就能一键发链,但真正火爆的生态还是屈指可数。现在的竞争已经进入BD(业务发展)阶段,项目方的运营能力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以太坊的护城河

看到Celo转向以太坊L2,我一点也不意外。就像智能手机时代的iOS和Android,以太坊已经建立起难以撼动的生态优势。新项目现在面临灵魂拷问:是自立门户还是依附以太坊?连Celestia这样的明星项目也不得不直面来自以太坊DA层的竞争。

说到底,投资的本质从未改变:是否解决真问题?能否持续创造价值?在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里,唯有回归本质才能穿越周期。

近期行业动态一览

从Virgo Group的500万加元融资到Account Labs的770万美元,资金仍在流向基础设施赛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arsec的400万美元融资,这说明数据分析需求正在爆发。而Beldex获得300万美元投资则印证了隐私赛道的持续热度。

在Layer2领域,Arbitrum的激励计划已经初见成效,Scroll主网也终于上线。zkSync的开源动作更是意味深长,或许意味着更去中心化的未来。Sui主网升级、LayerZero上线OpBNB等进展都在推动整个生态向前发展。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加密社区成立的援助基金,展现了区块链在紧急情况下的独特价值。这种自下而上的互助机制,或许正是加密精神的真谛所在。

站在2023年的尾巴上回望,我们正见证着区块链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变。无论是交易生态的精细化运营,还是Rollup带来的架构革命,都预示着这个行业正在走向成熟。作为参与者,我们既要保持对技术的敬畏,也要对人性有足够的理解,因为最终改变世界的,永远是技术与人文的交汇。

  • Tag:

相关文章

  • 比特币狂想曲:Strategy如何用会计魔法玩转加密货币市场

    你知道吗?最近金融圈里最疯狂的故事,莫过于Strategy这家公司(以前叫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冒险记了。2025年第二季度,他们交出了一份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成绩单——100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可不是什么科技巨头的常规业绩,而是一家把身家性命都押在比特币上的"赌徒"公司的战果。会计魔术:从亏损到暴利的惊天逆转我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Strategy还在为1亿美元亏损发愁。转眼间,他们就靠...
    2025-10-05
  • 亲手打造你的Rollup:BYOR项目完全指南

    想象一下,当你兴致勃勃地想要拆解Rollup的"黑匣子"时,却发现大多数项目都像上了锁的保险箱一样难以窥探。这种挫败感我太懂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开发了BYOR(Build Your Own Rollup)项目——一个专为学习而生的主权Rollup实现。为什么选择主权Rollup?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偏偏选择主权Rollup?说实话,这是我们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相比那些需要验证状态根的乐观和ZK...
    2025-10-05
  • 比特币王者归来:3万美元大关告破,新一轮牛市已至?

    这周比特币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价格稳稳站在3万美元上方,走势那叫一个漂亮。看着行情图表上连续五根阳线,我这个老玩家都忍不住嘴角上扬。要知道,市值2.1%的涨幅可不是小数目,这波行情来得又快又猛。最近的市场情绪就像春天的气温一样逐渐回暖,大家都翘首以待比特币ETF的获批。我观察到这次反弹特别有意思——从2.5万美元触底后,短短一个半月就飙了23%。这让我想起了2019年那波行情,同样是从低谷快速...
    2025-10-05
  • Uniswap的进化之路:从默默无闻到改变游戏规则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DeFi领域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Uniswap真是个让人又爱又叹的神奇存在。记得2018年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时,它还只是个刚发布的概念验证版本。谁能想到短短几年间,它已经成长为整个DeFi世界的基石之一。最初的萌芽:Uniswap v0-v1在Uniswap出现之前,去中心化交易所简直是个噩梦。EtherDelta那种上古时期的产物,操作起来简直让人想砸键盘。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为...
    2025-10-05
  • 以太坊站在悬崖边缘:关键支撑位能否守住?

    作为一名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以太坊最近的走势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连续几周的下跌让ETH价格跌跌不休,现在终于来到了这个生死攸关的位置。还记得去年那波大涨吗?那时候大家都在讨论ETH会不会突破5000美元。谁能想到现在居然跌回了1500美元区间,像极了2018年熊市的翻版。说实话,看着ETH一路跌破100日和200日均线这些关键支撑位,我的心也跟着往下沉。技术面分析:多头最...
    2025-10-05
  • 走进TUSD:数字货币世界里的定海神针

    说实话,每次看到比特币那心电图般的价格走势,我都替投资者捏把汗。在这个疯狂的数字货币赌场里,稳定币就像是给肾上腺素飙高的玩家递上一杯安神茶。而TrueUSD(TUSD),就是这杯茶里最让人安心的一杯。为什么我们需要稳定币?记得去年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跟我诉苦:用比特币收货款,结果三天内汇率波动让他损失了15%的利润。这就是加密货币市场的残酷现实——前一秒你还春风得意,下一秒可能就欲哭无泪。稳定币的出现...
    2025-10-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