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香港样传统代币故事玩化背后的实基试水金融嘉金在
最近金融圈有个大新闻,简直就像平地一声雷——嘉实国际这个老牌资管机构居然要玩代币化基金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心里直犯嘀咕:这帮传统金融的老玩家真要跨界到Web3领域了? 目前这支代币化基金只面向专业投资者开放,说白了就是一群"有钱有势"的主儿。我认识的一位参与项目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搞代币化基金就像走钢丝,选美债这种稳妥资产,再限定专业投资人范围,监管那边才容易放行。"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 不过有趣的是,香港证监会11月那份通函可是开了个小口子——理论上代币化证券可以面向散户发售。但咱们心知肚明,要让大妈大爷们买代币化基金?这事儿还得再等等!就跟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一样,新技术总要有个接受过程。 说起这次嘉实选的标的,居然是老掉牙的美债!但你可别小看这个选择。数据显示,现在全球代币化美债市场规模都快8亿美元了,而且每个月还在以10%的速度疯涨。这就好比把古董搬进了元宇宙,反倒成了香饽饽。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些机构其实不是在直接代币化美债本身,而是在玩"曲线救国"——要么代币化持有美债的基金份额,要么代币化特殊目的公司的债权。Franklin Templeton这些华尔街老炮儿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说实话,我觉得代币化最大的魅力不在于技术多炫酷,而在于它能解决实际问题。举个例子,Franklin的代币化基金运营成本只有传统基金的十分之一!24小时交易、即时结算这些特性,对机构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香港证监会的态度也很务实,他们说了:"管你是代币还是股票,关键是看底层资产是什么。"这话说得太到位了!就像我们不能因为用支付宝转账就认为钱变成了数字代码一样。 说到底,金融创新还是要回归本质。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价值还得看底层资产的质量。就像我常跟朋友们说的:"区块链再神奇,也不能把垃圾变成黄金。" 未来会怎样?我敢打赌,随着合规科技的发展,代币化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先系好"安全带",把反洗钱、投资者保护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毕竟谁也不想像2008年那样,看着金融创新演变成一场灾难。谁在抢购这块"数字蛋糕"?
美债为何成为"香饽饽"?
技术外衣下的金融本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多单完美止盈300点!跟对人才能赚到钱
- Layer2大爆发之际,我为何更看好老牌Layer1的未来?
- Bittensor(TAO):当AI遇上区块链,一场机器学习的革命正在上演
- 以太坊市场观察:精准把握空头行情
- 手把手教你薅MassaLabs羊毛:2000+代币免费拿
- 从Sats到Rats:比特币生态的下一个鼠咬金?
- 为什么我把赌注押在Osmosis上?一位投资者的深度思考
- 劣币驱逐良币?揭秘格雷欣定律如何影响你的钱包
-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
- 从炸薯条到加密货币之王:赵长鹏的惊险人生过山车
- 你真的了解非托管钱包吗?揭秘数字资产的私人保险柜
- NFT市场的寒冬与新生:当ERC-6551点燃创新火种
- 比特币走势分析:市场情绪高涨,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
- 手把手教你用JASMINER X16开启XPB+ZIL挖矿之旅
- 币圈老司机教你玩转暴涨暴跌行情
- 以太坊扩容困局:Layer2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 抓住BRC20风口:SATS币或是下一个千倍神话?
- 探秘利伯兰:一个充满争议的加密货币乌托邦实验
- BRC-20代币集体跳水背后:Ordinals交易热潮暗藏的博弈
- 洪伟早间观察:加密市场的脉搏跳动
- 搜索
-